查看原文
其他

2018-05-24

导读

近期,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撰写了一篇《规划师的人文素养》,提出要提高人文素养,对于理工科出身的规划师来说,主要应着力在文、史、哲三个方面的修养。


具体而言,文为眼、史为基而哲为魂。这三个方面修养越高,人文关怀就越深厚,从而价值判断就越准确。以下为文章内容:


本文字数:2218字

阅读时间:7分钟


所谓人文素养,就是以人为对象、以人为中心的精神。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价值的关怀,它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、看重人的想象力和生活多样性;它主张思想自由,以人的价值、人的感受和人的尊严作为万物尺度,对抗任何试图凌驾于人之上的东西。简言之,它就是一种人文精神。  


伏羲和女娲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,在现存的图像中除了人首蛇身交尾意象外,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女娲右手持规、伏羲左手持矩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经天纬地谓之“文”,照临四方谓之“明”。“文”得以感召、给人以正能量就带来“明”,文明于是传承。大自然留下的“文”是美的,人留下的“文”是否能化育为文化,是否能发扬光大带来“明”,关键就在于人的价值取舍与作为。规划师就是这样一个群体,笔下关乎文明的传承、创造抑或破坏。


因此,规划师要端持规矩、慎划方圆


伏羲和女娲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


要提高人文素养,对于理工科出身的规划师来说,主要应着力在文、史、哲三个方面的修养。文为眼、史为基而哲为魂。这三个方面修养越高,人文关怀就越深厚,从而价值判断就越准确


文为眼


先说文学艺术。龙应台在《百年思索》一书中以“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”来诠释文学艺术的功能。许多东西看不见不是眼盲而是因为心盲,文学艺术就主医“心盲”。文学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思考、一种提炼再表达,它好比火种的导引,引导人们认识生活的本质,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,还有人的直觉顿悟。用心灵去观照客观世界,得到的“投影”往往更加真实,这就是一种艺术思考方式。


在文学艺术方面许多东西是相通的,电影《一代宗师》里就描摹了习武的三大境界:见自己、见天地、见众生。见自己只能说是高手、见天地可成为大师,真正到了见众生的境界,才能称为宗师。通过文学艺术的熏陶,个人的修养方面才能得以不断提升,最终成为领域内的大师甚至宗师。回到我们的专业,现在都谈城市化,我们已经有了物质现实的城市化,却忽略了人的城市化,忽略了人的心理感受以及人文关怀,比如“乡愁”。习近平说“传统的耕读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”就很具有人文高度。我们家国情怀是否得到传承,是否得到人的认同?规划在这些方面还差得很远。


传统的耕读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


史为基


众所周知,知识有三个来源,第一是横向引进;第二是实践探索;第三就是历史借鉴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,当了解一件事物的起点、了解了背后的线索以及它的演进脉络后,对当代事物会作出更准确的价值判断,这就是史学观的重要性。


例如,中国的历史脉络不同于西方,我们的封建制度是自上而下的“家天下”,西方是自下而上的契约关系。当参考西方政治经济社会理论时,必须基于对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的认识,否则即成邯郸学步,甚至削足适履。我们做城市规划的时候,经常会接触到城市的历史、人文古迹,如果不了解历史和背后的掌故,将难以胜任这些工作。现在我们有城建史,但没有规划史(中国最早的规划师是谁?《诗经· 大雅 · 公刘》中记载了周的先祖公刘带领族人迁徙、选址、营造聚居地的功绩。公刘就是最早的规划师)。中国的城建思想有两个来源,一个是周礼,一个是相天法地、因地制宜。这就需要了解历史上的思想状态、了解观星历法、了解山川形胜等历史文化,用以提高史学修养,才有可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。现在规划中谈保护、谈传承,如果连历史文化的脉络和精华都不了解,何谈什么保护。


家天下:中华文化的差序格局


哲为魂


哲学是什么?哲学就是指引你走出迷宫的明灯。规划师把城市指向哪里?也需要有哲学的思维。随着科技进步,人类的技能提高很快,但人类的智慧似乎没什么进展。智慧就是要懂得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: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;二是人与人的关系;三是人与自我的关系;四是昨天、今天和明天的关系。


哲学关注四个关系


先看人与自然的关系,西方的方法是主客二分,所以把自然叫自然界。而中国叫“天人合一”、“道法自然”,这是道家的思想。现在看来,至少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,还没有人超过老子。道教名山武当,建筑群落与山体形势浑然天成,堪称典范。再看人与人的关系。孔子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他提倡“仁者爱人”、“将心比心”,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了就是和谐社会。至于人与自我的关系,释迦牟尼解决了心安的问题。心安就是内心平静、平和。最后一个是昨天、今天和明天的关系,就是可持续发展。


道教名山武当


知与行


规划师应该在文史哲三个方向提高人文素养,需要不断地去修炼。人文素养不是人文知识,学到了知识,做的却是另一套,就只能叫知识而非素养。素养要将知识融汇入本体,浸润到血液与思想中,要身体力行,做到知行合一。


所以需要我们内外兼修,学到的外在的工具方法越多,力量就越强大;力量越强大社会责任和抱负就越大,就越需要内在的修为才能保障做事的正确轨道。《论语· 为政》里说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拱之。”古人认为北斗是天地间的枢纽,但却不求站在显要的位置上;人也要安守本分、修养道德,呆在合适的地方,做合适的事情,才能得到拥护。《易经》六十四卦,吉凶参半,好坏不一。但有一卦只有好的,没有不好,就是“谦”卦。满招损、谦受益,所以大家在当今物欲横流、浮华纷繁的社会中,谦和一点没有坏处。


乡愁一缕深深记,城道悠悠笃志行 


当今社会,规划成为显学,规划专业成为一级学科,规划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同。规划师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业务挑战,不仅需要在传统专业知识领域积极拓展与更新,还需要人文素养的不断涵养和提升,才能真正肩负起新发展形势下的职业责任和历史使命。为能胜任,书要杂读,业宜精钻。前路漫漫其修远兮,愿与同仁,尽心协力,上下而求索!最后以七律诗一首共勉:


图画江山苦费心,滔滔浮世每愚人。

千秋家国欣怀梦,九土城郭恨失仁。

技术立身难自弃,诗书养性可相亲。

乡愁一缕深深记,城道悠悠笃志行。


本文来源:城市PLUS

图片来源自网络


相关阅读

 

杨保军:关于开放街区的讨论

文章精选 | 石楠: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

观点丨一个欧洲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发展政策

觉得好,请点赞↓↓↓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